网址:www.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区域   >   大数据告诉你 中国哪些城市已经满血复活

大数据告诉你 中国哪些城市已经满血复活

2020-03-31 09:02:09      来源:新京报网
分享到:

一二线城市活力远未到完全恢复状态,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目前,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的稳定,各城市开始逐步放松出行限制,引导各城市有序恢复生产与城市活动。虽然主要省份的复工率已经较高(多数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均能达到95%以上),但这是否意味着城市生活与活力恢复正常了呢?

本文中,我们将从城市的出行强度以及部分城市地铁客运量的角度来观察,目前各个城市的活力究竟恢复到什么程度。

一线城市活力指数不如二三四线城市

▲2019年、2020年春节后一二三四线城市城内出行强度(各周日均值)趋势▲2019年、2020年春节后一二三四线城市城内出行强度(各周日均值)趋势

注:1.Week1代表农历春节后的第一周,以此类推;Day1代表农历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以此类推。

2.2019年城内出行强度指数更新截至农历二〇一九年二月廿二,2020年同期农历对应公历时间为

2020年3月15日;以下其他相同。

根据百度地图慧眼城内出行强度来看,目前二三四线城市已经基本恢复到去年正常时期的一般水平,而一线城市则仍有一定的距离。

虽然二三四线城市已经接近正常水平,但通过出行强度趋势图可以发现,这一水平较以往大概有4周左右的时间延迟。

这意味着如果要保障今年的经济生产达到既定目标,各个城市需要把这失去的一个月时间补回来。

▲2019年、2020年春节后一线城市的出行强度(各周日均值)趋势▲2019年、2020年春节后一线城市的出行强度(各周日均值)趋势

具体到一线城市中,上海的表现较佳。

去年同期上海、北京的出行强度指数值基本在5-5.5之间波动。广州、深圳则相对略低,指数值在4-4.2之间。

目前,上海的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已经恢复到接近5,较往年大概有0.5左右的差距。广州、深圳的城内出行强度基本达到稳定状态,指数值为3.5左右,较往年有0.8左右的差距。而北京恢复程度较慢,指数值为3.3左右,较往年有1.8左右的差距。

▲农历正月初一以来,全国361个城市中城内出行强度指数高于去年同期(农历)的城市数量变化趋势

城内出行恢复情况:三四线城市更快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城内出行恢复明显快于一二线城市。

在百度慧眼监测的361个城市中,春节假期后,2020年首个城市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值高于2019年农历同期指数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一(Day11,公历2月4日)。该城市属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一二线城市出现相同事件,则要迟至农历二月初四(Day34,公历2月26日),比前者晚了近22天。

浙江金华是一二线城市中,第一个2020年城内出行强度高于2019年同期(农历)的城市,也是统计期内持续保持出行强度高于去年同期的城市,并且其出行强度日渐增强。2020年2月26日(Day34)金华该指数高出去年0.106,到2020年3月12日(Day49),该指数之差进一步扩大到1.25,可见其城市活力恢复之快。

这也可以在百度慧眼的迁徙规模指数得到印证。从图中可以发现,金华自正月廿九(2月22日)其迁入规模指数已经和去年同期(农历)接近,并且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浙江金华2020年与2019年同期的迁入规模指数对比▲浙江金华2020年与2019年同期的迁入规模指数对比

此后,在一二线城市范围内,分别于2020年3月4日(Day41)和2020年3月10日(Day47)、11日(Day48)迎来三个峰值。该指数超过去年同期(农历)的一二线城市的数量分别达到15个、22个和29个。这既与去年同期为周末有关,也与城市不断增强、恢复的活力有关。

在这些城市中,多数集中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这些省份也是中国大陆逐步恢复正常生产活动,大力从全国各地“抢人”的省份。这些省份为保障经济活动的恢复,解决企业紧绷的用人需求,曾组织包括包机包车帮助劳务人员返岗等便利措施。

在以上一二线城市中,除金华以外,上海表现最为亮眼。在这三个日期中,其指数分别超出去年同期(农历)指数值0.379、0.565和0.880,仅次于浙江金华,超过其他所有一二线城市。

这大概与上海整体的疫情防治和城市管理较为精细有关。比如上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制定“长三角疫情防控交通运输一体化货运车辆通行证”,持证返沪人员无需再隔离;同时,为减少缩短运营对乘客造成的影响,龙阳路站、世纪大道站、静安寺站推出周边公交末班车,供乘客夜间出行。

从上述时间点亦不难看出,一二线城市活力的恢复,整体上与国家经济、交通的整体恢复节奏有明显的相关性。

比如交通运输部于2月28日发布《关于分区分级科学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城乡道路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机制领导下,根据辖区内不同风险等级,逐步有序恢复道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含网约车)等运输服务。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交通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当好先行。

不过,虽然百度地图城内出行强度指数覆盖了私家车、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步行等所有方式的出行,因此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人口流动情况。但需要说明的是,百度城内出行强度是根据该城市有出行的人数与该城市居住人口比值的指数化结果。其具备出行特征的是指离家500米以外、停留超过30分钟的人。

由此,这意味着它将受到当前城市居住人口基数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线等大型城市,由于第三产业大量服务业的停止营业,许多劳动务工人员未返城。因此将造成其城市人口基数明显下降,可能影响该指数与往年同期的对比。其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可能有所高估。

所以,我们将从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客流强度等角度,对城市活力的恢复情况作更进一步的分析。

多数城市地铁客流量不及去年同期一半

我们根据2019年Day45-Day51(即农历二月十五至二月廿一,公历2019年3月21日-3月27日)这一周内地铁的平均日客流量排序,列出客运量最多的前15名城市。基于此,对比2019年与2020年农历同期时间的地铁客运量及客运强度。

▲客运量前15名城市2019年与2020年Day45-Day51的日均客运量对比,左侧百分比为2020年客运量与2019年同期客运量的比值

通过上述图表对比可以发现,在上述时间段内,除苏州外,其余14个城市地铁日均客运流量均未恢复去年农历同期水平的一半。其中,成都、杭州、苏州、沈阳、长沙等城市的客运量恢复较好,占到去年同期的40%以上;北京、天津的地铁客运流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6.27%和17.24%。

▲一线城市在近期的客运量增长趋势▲一线城市在近期的客运量增长趋势

在一线城市中,除上海保有明显的增速外,其余三个城市(北京、广州、深圳)均略有增长,但程度不够明显。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月23日,上海、北京和深圳地铁客运量同时分别突破600万、300万人次(后两者数量级相同),分别为2019年公历时间同期的67.88%、34.68%和63.70%。其中,上海的637.5万人次是自疫情以来内地城市最高的客运量。

同一天,广州地铁客运量也达到自疫情以来的最高值,为472.9万人次,是2019年公历时间同期的53.9%。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的不断增长,预示着这些城市活力正在逐渐恢复。

▲客运量前15名城市2019年与2020年Day45-Day51的日均客流强度对比,左侧百分比为2020年客流强度与2019年同期客流强度的比值

同样,在客运强度(客运量/运营里程)上,上述15城的客运强度均在去年农历同期时间的40%以下,甚至2/3的城市均在30%以下。其中北京、天津同样处于最低水平。

可见,对于这些城市而言,重要的公共工具尚未恢复正常的运输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城市部分上班族仍然在家办公有关,也与部分劳动务工人员尚未返城有关。

所以,整体来看,一二线城市或大城市,其城市活力远未到完全恢复状态,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才能让城市经济活力活跃如初。

而在这个过程中,疫情的防控与人口流动的管理,是恢复所需时长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决定能否完全实现复工复产的重要因素。

说明:武汉地铁在2020年1月23日-3月27日之间处于停运状态,故无武汉地铁相关数据。

如无特别说明,数据同期对比均指与去年农历同一时间进行。

数据来源:百度慧眼、微博地铁客流及运输研究阿牛

□郑伟彬(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热门资讯